您现在的位置是:知識 >>正文

【】媒体北京時間4月10日

知識8人已围观

简介媒體人:中國足球加速滑落 根源在於中超聯賽根基已經毀了_球員_政策_青訓www.ty42.com 日期:2022-04-10 08:01:00| 評論(已有340150條評論) ...

媒體人 :中國足球加速滑落 根源在於中超聯賽根基已經毀了_球員_政策_青訓

www.ty42.com 日期:2022-04-10 08:01:00| 評論(已有340150條評論)

搜狐體育消息 ,媒体北京時間4月10日 ,人中媒體人徐江在個人社交媒體發文 ,国足根基談到了對於中國足球的球加認識  ,他表示,速滑中國足球的落根联赛問題不僅在於青訓 ,而根源是源于已经中超聯賽的根基已經徹底毀了 。

徐江個人社交媒體全文:

一說中國足球的中超問題 ,很多人就說中國足球的媒体青訓如何如何,大談青訓人口如何少 ,人中說迫在眉睫的国足根基問題是要把青訓搞起來 ,讓孩子們來踢球  。球加這話聽起來有道理 ,速滑其實是落根联赛轉移注意力。中國足球當務之急的源于已经事情,難道不是讓職業聯賽活過來嗎?青訓是根本,是未來 ,但職業聯賽都快死了 ,你還談什麽未來 ?

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 ,中國足球走到今天的加速滑落,根源在於中超聯賽的根基已經徹底毀了,中超聯賽無法為國家隊提供人員儲備 ,過去五年時間,其實隻是靠著85-88那批球員,在職業生涯的末期 ,為中國男足續命,如今當85-88這批球員退出曆史舞台後,中國國家隊就踢不過越南了。

我們試著聊聊 ,看看能不能達成一些基本的共識,比如一個健康的年輕球員晉升機製應該如何?

一個球隊是有新老交替的吧,老的慢慢被年輕人頂掉了位置。有的時候,也許不是老隊員能力不夠了 ,不是老隊員沒能力踢比賽啦,是球隊要有意識的完成新老交替 ,成績上也許會有一些犧牲 ,這其實是一個取舍的問題。

新人憑什麽上位?靠自己的努力,靠自己的訓練 ,贏得教練的信任 ,贏得老隊員的信任。再加上一點點的政策傾斜 ,這個傾斜的尺度是俱樂部自己做出來的。

比如在一個年薪500萬的30歲老將  ,他的綜合能力是8分 ,一個年薪100萬的23歲球員,他的綜合能力是7分 。俱樂部可以選擇那個500萬的老將,但也可能省下400萬,去用那個23歲的球員 。能力上差別很大嗎 ?這個選擇的自主權在於俱樂部,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。

我們現在再來說說這個U23的政策 ,他的毒害有多大 ,我可以明確的說 ,這種反足球的政策 ,直接毀掉了聯賽最基本的東西——公平。

一個年輕球員 ,不是因為能力達標上到了一線隊,上到了首發陣容,是因為政策需求 。所以當這個年輕球員一場聯賽都沒踢過就簽下年薪上千萬的合同,並且一簽五年的時候 ,請問公平何在呢  ?

從U23政策出來的那天,這些U23球員的競爭對手就不是球隊的其他球員了 ,他不需要跟25歲的,26歲的 ,27歲的球員 ,他的競爭對手就是壓住同齡的U23年齡球員。我壓著跟我同齡的那個 ,我就可以踢首發了 。很多時候 ,甚至都沒有競爭,因為符合U23年齡的球員可能就那麽1-2個 ,他不想上,教練都必須安排他首發出場 。

等到他踢了一年中超  ,變成24歲了  ,再見  ,你的位置換下一位U23年齡球員 。他能有什麽提升?整個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球員能有什麽提升 ?他們壓根就沒在競爭中得到鍛煉。

中國足協你想讓年輕球員獲得比賽機會,為什麽一定要在中超聯賽呢 ?你讓他們去中甲聯賽鍛煉不可以嗎 ?你可以要求中甲聯賽設置U23的名額 ,甚至U21的名額吧 。像魯能這種青訓大戶 ,完全可以把球員租借給中甲球隊使用 ,踢的好的球員,魯能可以收回 ,次年打中超聯賽 ,或者直接賣出。

這樣 ,中超聯賽沒有U23球員政策的情況下,還能出現年薪千萬的U23球員嗎?中超聯賽的各個隊伍依然會處在一個正常的競爭環境裏 。相反 ,因為U23政策,直接倒逼著很多老將來到了中甲聯賽  ,真正應該成為年輕球員鍛煉成長地方的中甲聯賽,沒看到年輕球員,都被拔苗助長到了中超。很多正值當打的中生代球員,跑到中甲來繼續足球生涯,這合理嗎?

年輕球員,你在中甲踢球,你踢的好了 ,自然有中超球隊看中你,給你更好的合同 ,更高的薪水。

正常的聯賽體係不應該是這樣嗎?但我們不正常啊 ,當有U23政策那天開始,這個聯賽就已經失去了公平 ,一個聯賽的生態環境就發生了變化 。

想想當年的遼小虎,中甲打上來的 ,1998年遼小虎在當年的甲B聯賽排名第二 ,排名第一的是天津泰達 ,那一年於根偉24歲,張玉寧 、李鐵、李金羽他們21歲 。

2009年遼足衝超成功,於漢超楊旭這對雙子星從中甲打出了名氣 ,那一年於漢超22歲 ,楊旭21歲  。

2012年上海東亞衝超 ,那支徐根寶的球隊也在中甲聯賽獲得了足夠的鍛煉,衝超那一年  ,東亞走了曹贇定、王佳玉、薑誌鵬、顧超,顏駿淩成為了主力 ,隊裏還有武磊 、張琳芃 ,王燊超,柏佳駿 ,那一年傅歡被徐根寶提到了一隊。這些都是在中甲聯賽發生的故事。

如今 ,金元足球這十年,中甲聯賽走出過一名球員嗎?

中甲聯賽,沒有政策的引導,沒能成為中超聯賽的球員提升基地 ,中超聯賽又如何呢 ?

可笑的是,在中超變成欠薪聯賽的今天 ,中超擴軍了 ,你具備擴軍的條件嗎?我覺得正常思維的人,答案都是一樣的 。

中超剛開始討論U23政策的時候,恒大主教練卡納瓦羅就表示,中超不應該有U23的政策,他說可以縮減一下外援名額  ,比如用兩個外援名額 ,這樣就增加了一個本土球員的出場名額。後來 ,在卡納瓦羅的呼籲下,他沒能縮減中超的外援名額,足協又增加了一個外援名額 ,4外援時代到來  。

一個聯賽裏,四個外援,一個門將 ,再加一個U23,還剩下5個位置 ,前鋒有外援 ,前腰有外援,後腰有外援 ,中後衛還是外援。很不幸的的 ,隨著出場名額的縮減,有些球員就減減的躺平了 ,因為你訓練不訓練,合同薪水都在那 ,努力不努力,好像區別也沒那麽大了 ,實在不行就去中甲聯賽混兩年吧。

一個聯賽,基本的競爭都保證不了,那球員的水平隻有一個方向,向下走 。

聯賽裏四個外援  ,本土球員基本都是中後衛,左右兩個邊後衛,左右兩個邊前衛,再來個後腰搶搶球給外援,一個中超聯賽最不缺的就是後場球員,外援中軸線的世界裏,前鋒們紛紛改行了,去踢中後衛吧,去踢邊後衛吧 ,所以 ,於大寶 、張遠、朱挺們,都來到了後防線上。沒辦法,為了繼續踢球,你不改位置 ,你退役嗎?

偶爾零星可見的那幾個踢10號的球員  ,無奈的來到了邊路,曹贇定成了左路的一把刀 ,張稀哲就從來沒真正踢過國安的10號 ,當年的亞少賽新星,10號鄭達倫變成了邊後衛。

四外援的聯賽體係下 ,這就是現狀。我最喜歡的前鋒毛劍卿,在2007年朱指導當教練的時候 ,就給他改成了左邊前衛,一直到他退役 ,他都沒能重新回到他夢開始的地方。

這就是中超聯賽的現狀,這個聯賽對於國家隊的幫助基本可以忽略不計。裏皮先生在執教國足後期 ,特別是2019年亞洲杯合同前 ,選擇了躺平混日子,讓國足錯過了新老交替 ,但裏皮在離任的時候,有一句話是說的無比準確的 ,這個球隊,沒有重量級的球員提供支持 。

怎麽支持 ?聯賽裏的後腰,吳曦 ,國家隊的隊長,他在蘇寧就是個輔助型後腰,決定場上生死的是特謝拉 ,是瓦卡索,不是吳曦。他是重量級球員嗎?他不是。他也許曾經有一點那個樣子,但慢慢的他角色變成了輔助。

所以,誰能告訴我 ,中超聯賽裏麵,哪個中國本土球員是俱樂部裏麵的重量級球員 ?有嗎?請他站出來?

這就是U23+四外援中超聯賽的現狀,毫無競爭氣氛 ,毫無公平 ,大家一起躺平 ,一起怪青訓不好?

所以,中國足球就等著青訓好起來那天?抱歉,這個謊言 ,我聽了好多年 。

他們跟我說,1997年以後就好了,後來1997年那個隊伍在亞青賽上一個球沒進;

他們跟我說,1999年以後的好一些,後來那個隊伍在小組賽就贏了馬拉西亞  ,輸給了塔吉克斯坦;

他們又跟我說,2000年以後的好一些 ,

現在他們已經開始跟我說 ,2005年以後的就好了 。

我很想說一聲:都是同胞,何必拿我當個傻子 ?

我想看到的是 ,中超聯賽他先能活過來 。

(編輯:曉宇)

免責聲明:文中圖片、文字引用至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問題請聯係刪除 !

Tags :

Tags:

相关文章